「二十歲時,妳的臉是自然給妳的;三十歲時妳的臉是生活型塑的;到了五十歲,妳的臉就是自己掙來的。」
-- CoCo Chanel
鏡子裡有一個人,我們靜靜對看了很久。
「嗨」, 忽然她笑了, 口裡還有刷牙的泡末。有點傻,眼睛閃亮亮地,有點像孩子似地自以為聰明。
她側著臉刷牙的樣子真是好笑。
可是,我想她知道,我喜歡她。
「二十歲時,妳的臉是自然給妳的;三十歲時妳的臉是生活型塑的;到了五十歲,妳的臉就是自己掙來的。」
-- CoCo Chanel
鏡子裡有一個人,我們靜靜對看了很久。
「嗨」, 忽然她笑了, 口裡還有刷牙的泡末。有點傻,眼睛閃亮亮地,有點像孩子似地自以為聰明。
她側著臉刷牙的樣子真是好笑。
可是,我想她知道,我喜歡她。
「即使你是博學之士, 也要用心觀看 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如何一一消逝 」 這是冬末最愛的兩件事: 讀艾倫.狄波頓和聽戴夫彈巴哈。 讓我胸口有如喝下可可燙過的熱,卻也無法多說什麼。 「我想,我再也不能寫了。」 因為我終於把世界擱在一旁。因為不再表裡不一,不再企圖說服自己或任何人。 我告訴朋友,終於我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安無事,這是丹麥那年外,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平靜地任自己經過世俗、被世俗或忘記世俗。甘心,卻無法再在心坎裡埋下任何的文字。 我只想分享一點生活裡小小的欣喜。 繼「哲學的慰藉」後,我一度非常焦慮手邊沒有一本書可以沉溺。 如果艾倫.狄波頓不是用幸福角度來書寫建築,我也不會多看這本書。書背的導讀很精準形容了這本書: 「狄波頓在這一場穿越建築哲學與心理學的迷人旅程中, 什麼樣的設計能讓我們獲得幸福的人生? 其實書裡並沒有真正的答案。除了認識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準確描述你的幸福。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裡,然而人必須經過不同的界面,一再地說服自己。 如同巴哈和賦格曲。如此多面向地單純。如果你聽見戴夫彈巴哈,就會因為狄波頓形容一顆讓人有安全感的水龍頭呵呵竊笑。 當狄波頓帶你走過青山曠野再告訴你建築可能帶來的荒蕪或美夢,法蘭克福歌劇院裡,聽眾正瘋狂地安可,巴哈戴著假髮優雅地謝幕。 ”每一種建築樣式,都是一種對幸福的理解” 每一個瞬間,都是如此。 我不評論建築,不作樂評,只告訴你這點小小的幸福。
帶領我們探索建築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及什麼樣的設計能讓我們獲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