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我的相片
在天堂和世界之間; 在真實和假象之間;在一切的選擇和結果之間, 是我.

2011年1月26日

念念不忘的印度

我沒有忘記未竟的旅程。

今日尾牙,同事問起"咦,妳今年去哪兒?"我哪兒也不去,若真要遠行,必是那在幽默中發光的國度。
我想起這個冬初,讀了櫻杜的三本小說,:「第二十個妻子」、「玫瑰盛宴」和「沉默之光」。在看完沉默之光後,無法按捺地在anobii上認真地記錄心得和感動。
櫻杜的第二十個妻子和玫瑰盛宴無疑地挑起旅行記憶中蒙兀兒帝國的風情。「沉默之光」說的是蒙兀兒帝國的崩解後,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印度。







以下是我認真的書評: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嗎?
我讀的沉默之光, 是一把火炬探勘到歷史的地脈,櫻杜藉著這些人,一件一件扒去了華麗的偽飾,審判了印度。故事的鋪陳和結構之精密,讓我驚豔不已。

全書總共33章, 其中穿插著另一條支脈,「在緬甸的某處」,我和大家一樣,急急地追尋著主人翁的引誘和掙扎,對於這個支脈的叉入,真是困擾不已,但是到故事尾聲,不禁讚嘆,櫻杜的安排,少了這條支脈,就無法呼應史實,並顯現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條支脈不只是主角山姆的性格的骨幹,更代表著美國在羅斯福時代象徵著自由和追求公理的精神。他就是書中所說的一團火,燒得舊世界裡的人面目全非,就像美國投下的第一顆核子彈。

起初,和大家一樣,我覬覦王子未婚妻背叛的內幕,但現在,如果我說,這個愛情故事只是櫻杜的計謀,是否會粉碎這本書的賣點呢? 我不是說推薦序寫得不好,而是,櫻杜的雄心壯志,不只是一段殘缺的愛情。書中的開宗明義,在第三章就明白地揭示,印度幾百年來的種姓制度和英國的殖民主義,其中的階級和控制,就像納妾和嫖妓一樣,骨子裡都是一樣的,一樣看不起血統不純正的私生子。藉著拉曼,一個英國體系下養成的傳統印度人,一個無懈可擊的好人,他的安於現狀,卻正代表角力中得勢者的懦弱,在民族主義者而言,宛如難以啟口的痔瘡。(p.192)

我說這是櫻杜的計謀,因為王子未婚妻的苦惱是「我愛印度人、也愛美國人」, 當混血兒不見容於種性制度的印度,也無法在大英帝國殖民的歧視中獲得任何的尊重,於是,山姆大叔來了! 當王子未婚妻的苦惱著「我以後住在哪裡?」,書中並沒有暗示她,將在新世界的哪裡立足,反而讓她在保護的舊世界,「後宮」,裡生下一個血統上注定被歧視的孩子。這是否暗示著,印度文化裡諸多衝突中隱含的包容?

這當然是一個愛的故事。這書裡的愛,宛如血肉覆骨,隨呼吸起伏。忠誠、依附、迷亂、渴望、堅持和不顧一切。在民族運動裡,微小如馬維到甘地,又如原子,捲成一個無法抵抗的巨大,像雨季來之前醞釀的熱,糾結成水氣,變成來年收成的泉源。而愛,是沙塵暴下,唯一蟄伏不移的證明。

故事終結,秘密信件隱喻的陰謀,在我讀來,櫻杜說的是,民族主義強大的招喚,回來吧,1963年的印度,已經不同。
是嗎?
這是一個愛的故事。很大很大的愛。我深深期待,櫻杜的下一個印度。









在Facebook上加入櫻杜的好友,看到她和讀者的互動,老實說,更讓我對念念不忘的一切,感到親切地牽引。
-- S via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