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我的相片
在天堂和世界之間; 在真實和假象之間;在一切的選擇和結果之間, 是我.

2009年1月18日

[Definitely, Maybe]





周六上班,打亂了和老朋友鬼混的興致,回家路上在百視達裡隨便挑了張簡單DVD。紅酒和小菜, 我只準備在沙發上窩好,然後發笑,變呆,很滿足地睡著但如果你和我一樣選了【愛情三選一】,不免臨睡前,有記憶來襲愛情本來就是老掉牙的話題,若要細述過往的戀情,該用什麼姿態? 壹週刊的對照表嗎? 還是病歷?
 
Am I an accident?」電影的開頭是小女孩上過性教育課後,不了解性的現實又看到自己的父母即將離婚,不禁問爸爸自己是不是一個意外光回答不是,或肯定地告訴女兒是相愛的結果,也沒有辦法扭轉自己正在離婚的事實,於是這個爸爸,用推理故事的方式,告訴女兒自己的戀愛的故事,她得自己猜故事裡哪一個女主角是現實生活裡的媽媽,但是,又暗示這個故事有個快樂的結局。破滅的婚姻不是這個愛情的結局嗎? 連我都覺得好奇。最明快的結果,不吸引人,我們都喜歡過程。只是,別人的過程都很精彩,自己的過程都很漫長。
 
(愛情三選一,Definitely, Maybe, 直譯肯定,或許”, 其實倒比較符合故事鋪陳的巧思,還有愛情的模擬兩可…) 故事開始的時間是1992,這年我和男主角都初到紐約,女主角現在應該是我一般的年紀。「你要我去買咖啡嗎?」男主角雄心壯志地問,我想起當初自己也曾在心裡吶喊,「妳要我走3條街拿一個燈罩? 順便走2條街拿妳先生送妳的長褲? ! ,他想當美國總統, 當初我可想成為新一代的Andrée Putman ( 法國女建築師) 我常問自己,為什麼對紐約如此牽絆? 那是我孕育夢想的城市, 一直延續的叛逆的青春期。曾經在這裡的人,都無法忘記那豐沛的能量,激盪而且發亮。我看到電影裡的時間停在2008的布魯克林, 16年間的記憶在畫面裡交錯了紐約的變遷, 除了黑金剛的手機之外,於我似乎距離那些畫面一點也不遠
為了完整呈現出約紐十六年間的變遷,符合時代場景時事的變化,導演請到穿著Prada的惡魔的攝影指導為這部電影掌鏡;請來道地紐約客的美術指導設計場景,重現1990年代早期的紐約市容。這個並不遙遠的過去,也將近二十年,紐約必然有些改變.即使是細微的。比如「當時並沒有計程車或公車廣告。」美術指導史蒂芬妮卡蘿這麼說。為了重建當年景象,她必須購買那個年代的汽車和公車、租用當年使用的垃圾車,還在街上散佈的垃圾桶塗鴉。服裝設計上更是根據角色而各有講究,比如上東城的女主角,通常都穿色調比較不顯眼的衣服,低調有品味。住Loft 和布魯克林的女主角則喜歡穿鮮艷的衣服,像是橘色和紅色,反映街頭文化。而多年後再出現紐約的小女孩的媽媽,則是打扮得像慾望城市裡的時尚美女。
 
電影裡並沒有鋪陳浪漫,倒像是周邊生活的人,各自在生活裡都有迷失,像我自己。簡化的時間裡看到曾經的失落困頓,後來彼此回應的了解,感動的花火,真讓我羨慕。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際遇? 有時我也懷疑時間的輪盤總不對位,老是和對的人錯身,相逢在際遇裡的微妙,更讓我更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局翻弄我沉澱的記憶,我早明白錯身的原因。 如果1997可以重來,我的選擇是否有所不同?
,
我已經是個蒼老的年輕人,我的愛情不是太陽
無論是對於我本人,還是對於我愛的小鳥,都成不了春天的氣候,
「親愛的 ,
我熱烈愛著的,不是你。
在你身上我愛著我過去的痛苦和逝去的青春。
--
契可夫的文字,隱匿成「親愛的」,給所有愛過的,和現在的你。
,我來自布魯克林區的華盛頓大街,黃石老屋鑄鐵的圍籬,沿路的老樹還有冒煙的地下出氣孔,我穿著2號牛仔褲褐色小短靴和粗呢的大毛衣。 當時病歷是,中了愛的毒,為愛卑微不已。我後來覺得,不管哪一個人,我都會愛得無以反顧,或許,我已經老了,或許我已經不在那裏。我還在路上,從來沒有遇見對的人,但確信有個快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