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知怎麼了,特別焦慮,浮燥。
看不下書,也睡不好。雙眼浮腫,鏡子裡,我看起來很累。
移走的山巒,粉碎的肢骸,無能的政府。整個台灣都在哀悼。我也逃不開那種情緒,甚至有一種罪惡感,因為我還好好的活著。我無能為力。
看似平靜的過日子,卻有說不出的挫敗感。這個下午,我看了J. M. Coetzee的屈辱 。
慾望和文字同樣赤裸坦白。
正因如此,當這故事平鋪直敘地說完,人裡的良善,變成另一種無知的惡,這惡如此無辜,卻猛地往我胸口一擊,久久久久之後,我才呼出一口氣。
大學教授David Lurie與學生發生性關係,被迫離開教職。所謂的不倫,是什麼? 他並沒有在調查的過程中有任何的懺悔。”我變成了愛洛斯(Eros)的僕人”他承認自己所感到的慾望,外界對這種誠實並沒有理解或寬容,他是文明社會的色狼。
他決定離開,前往女兒Lucy好望角東部的鄉下農場。在這裡,他隱身在屈辱中成為一個農場的苦力、看狗的人,載狗的屍體,和醜陋的女人性交,
”讓我不要忘記今天,當他躺在她的身邊消磨之際,他對自己說。在梅蘭妮甜美年輕的肉體之後,我淪落至此。這是我將要必須習慣的—習慣於這個,或比這個更差的。”
但是,某天下午,三個黑人闖進Lucy的農場,射殺了六隻狗,把屋內洗劫一空,開走了他的車,放火燒了他的眼耳,而且.....他們輪暴了他的女兒。後來, Lucy發現自己懷孕了…。
到底什麼是屈辱呢?
屈辱來自於外在,相對下之所以感到屈辱,是因為內在存有的尊嚴。
David Lurie 並沒有像社會版上的知名人士,被抓包之後帶著太太開記者會,流淚道歉。他接受所有的控訴,但只承認自己被吸引的無能為力。Lucy發現自己懷了不明的孩子,卻為了生存,嫁給了已有兩個老婆的老黑人。
為什麼?
我只能說,如父如女, Lucy和她的父親一樣,也只有一股傲氣。她大可以墮胎、離開、放棄她經營以久的農場和生活,選擇安全的生活。她沒有,她的父親也沒有。他們選擇面對屈辱,那是唯一的方式,堅持僅存的尊嚴,不向任何人妥協。
最終,這種自我認知隨著堅持,越來越清晰,一切遭受的都可以承受,一切就像灑在農場上的陽光,戴著草帽,站在花畝中的Lucy,像一幅畫,一種存在,將一直如此,持續如此…這種清晰,終於不再喧嘩,終於平靜。終於,內在的信仰在屈辱中安身立命。
南非長期的種族問題和文化無法融合的差異和敵對,不是在台灣的我可以想像,
但柯慈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作者,他把一個人的羞恥和存在的尊嚴,開膛剖肚,攤在我的面前,
“ 看! 這是屈辱,還有盲腸! ” 信仰和敗壞,同時堅定 。
柯慈(J. M. Coetzee)
1940年出生於南非開普敦市。父親是南非裔荷蘭人,而非英國人,在學校中,他常因種族、信仰及生活習慣,被同儕孤立。1960年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1961年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63年與菲莉亞?賈伯女士(Philippa Jubber)結婚;婚後育有二個小孩。1969年獲得美國德州大學語言學博士,並在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擔任助教;1972年重返南非,結束異鄉之漂泊。1974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昏黃之地》(Dusklands),獲得南非默夫洛-波洛墨獎;1977年《在國家心中》,獲得南非文學界最高榮譽--CAN獎; 1980年《等待野蠻人》,獲得CNA獎、費伯紀念獎、布萊克紀念獎;1983年《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獲得英國布克獎和費米那獎;1986年《仇敵》出版;1987年因為對「獨立個人的自由」貢獻卓著,柯慈榮獲「耶路撒冷獎」,也成為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南非人;評審推崇他「堅定反抗種族隔離及壓制」、「藉著文學創作,挺身為人類的自由及尊嚴奮鬥。」1990年《鐵器時代》出版,獲得英國「星期天郵報」年度好書獎;1997年出版回憶錄《雙面少年》;1999年出版《屈辱》,再度獲得布克獎﹔2003年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
原來, 這本書,已拍成電影,這屆台北電影節有展出,雖然我錯過了,但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
導演:史提夫.雅各斯(Steve Jacobs)
演員:約翰‧馬可維奇(John Malkovich),Jessica Ha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