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我的相片
在天堂和世界之間; 在真實和假象之間;在一切的選擇和結果之間, 是我.

2011年2月20日

如果永生必須以靈魂交換,我寧願選擇一顆能愛的心…


早起在圖書館,發現泰文暢銷繪本作家松邢.泰宋蓬(Songsin Tiewsomboon )的『九命』。
畫風灰澀,卻在兒童室裡。我極為喜歡。
窗外飄雨的時候,11點鐘方向的孩子正口裡喃喃唸著英文,我在小板凳上,讀書:

「如果你仔細看這個十字路口,就會發現
你的右邊是我的左邊
你的左邊是我的右邊
而你的前面,正是我的後面
當然你的後面,也是我的前面
既然如此,如果在次仔細看
會發現每一個選擇的意義,會因人而異
對某個人而言是往前的路
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是往後走
對某個人而言是不理想的路
對另一個人,也許是完美的選擇若能清楚答覆自己的心
無論是面臨十字路口,或是後頭有什麼等待的難題
都能輕易度過, 我如此相信」

不要在無愛的懸崖一縱而下,別和魔鬼交易你的痛苦。
記得泰戈爾這麼說過:
即使被說出口,愛仍是個秘密
只有懂得愛的人,才會真正知道自己被愛過。」

在愛裡失落的人啊,這是寫給你的書
如果永生必須以靈魂交換,我寧願選擇一顆能愛的心…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下雨







濕冷,不出門。
幸福是一堆謎團,可以逐字吞食。

-- S via iPhone

2011年2月16日

一間房子






終有一天,你會為我蓋一間房子
站在土裡 靠近天空,
我羽翼游走的珠水
在窗台抖落

有梯子往上
你說 這是我們的路
一定要
一踏一踏地
往天堂走去





終有一天,
你會為我蓋一間房子
小小的夠我綣居
大大的窗和遠方相望




你一定知道
我嚮往廣大 卻因窄小而安心
我堅持自由的趨向 卻 迷戀每一個小小的
幸福



終有一天,你會為我蓋一間房子

不久的將來

末日之前





Tree House  by Robert Potokar and Janez Brežnik



2011年2月15日

什麼永遠在我身邊?



你不可以看這本書,如果你正青春艷盛。
你不可以看這本書,如果你的人生正確而透明。
你不會懂得,花還沒有開到極致卻即將凋萎的無助和蒼涼。
你不會懂得好死真的不同於賴活。你不會懂得只要根依然吃土,就有存在的價值。
我這麼想。

故事中的日本,在經歷泡沫經濟後社會價值巨變,社會新血快速更替。阿精因憂鬱症不得不辭去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用盡所有積蓄離婚,換取後半生的自由。他回到故鄉博多,與年少時的好友阿敦重逢。阿敦在九年前因肺癌復發回到這裡,第三段婚姻發生危機的同時,癌症再度復發。這兩個快老去的男人,交互的老死與存在的心事,就是白石一文當時自我的反芻吧?

最後流落到精神科病房時,我深切地的感受到人生是多麼無聊且無趣。 同時,也發現了之前從來沒有意識到的一件令人意外的真相。 原來,我討厭我自己。 當我發現這一點的瞬間,頓時對一切了然於心。 和一個討厭的人共同生活了四十七年,任誰都會心生抑鬱吧。」

這樣的自白,怎會來自人物的塑造? 我不禁想起某人曾經告訴我,作家沒有隱瞞的能力,他們總是不小心在作品中透露了自己。這本書或許平鋪直敘, 但是,在我讀來卻格外覺得與白石一文特別親近。

你不可以看這本書, 如果你對中年男子沒有興趣。

我自己,在第九章中,反覆爬行。

那也是我不遠不近的記憶:

罹患憂鬱症時,我無法不思考為何會得這種病。醫生的話很淺顯易懂。對任何事都太認真,責任感及自尊心太強,會為芝麻小事受傷, 太在意瑣碎小事,沒有興趣和嗜好,不知道如何紓解壓力。這些容易得到憂鬱症的個性再加上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極大壓力,很自然地導致發病。( p.117)

人生就像在爬階梯或梯子,每個人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每爬一格,就要用力踏穩,把所有體重都壓在上面,但問題在於踏階梯的方式,自我厭惡強烈的人每踏一步,就會把階梯踩爛。

的確,我永遠都在逃避自我。
我始終相信,生存、前進就是捨棄以往的自己,隨時改變成新的自己。
這種想法看似積極,但其實完全相反,
改變自己是全盤否定以前的自己…… ( P119 )

當我摔下去時,沒有任何能讓我抓住的過去。

我太輕視自己的過去了。我整天對現狀不滿、發牢騷,總是性急地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正因為如此,始終被我厭惡的那「以前的自己」對我展開了強烈的報復。

之後,我努力嘗試接受現在的自己,也努力從肯定的角度回憶過去的自己,
小心翼翼地避免陷入自我厭惡。
一旦察覺要陷入這種情緒,便立刻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斷告訴自己,
我要從根本熱愛、認同、原諒現在的自己。
因為我覺得,這種像小孩子般幼稚的自覺正慢慢地治療我的疾病( p.120)

不遠的困頓,再回想如在夢中。

我還記得,那種在黑裡重覆翻撲卻到不了浪頭的淹沒。
你不可以看這本書,如果你也不想懂

白石先生, 到頭來,到底是什麼永遠在你我身邊呢?
你的結局,讓我存疑



讀愛




"所愛之人同時也是單一的、區隔的、分離的。
你將所愛之人界定得越仔細,無關乎任何定價值,你對他的愛就越親密。
有限的輪廓是對方的一種證明,無限的感情則是由這個輪廓所涵蓋的東西激發而成。"
-- John Berger 愛的ABC

你懂了嗎? 你看見愛的輪廓了嗎?

我的視線昏眛,彷彿未曾看見。

-- S via iPhone

2011年2月11日

I got Your message


" Unexpected blessings are coming your way.
Have faith that you are going to go from barely getting by to having more than enough.
God will open up supernatural doors for you.

Believe and declare that you will see a decade of exceedingly abundant, above-and-beyond favor and increase! "
...a pray via Joel Osteen Ministries
...

Dear God,
It is a message from You. Must be.
You see me. You see my fear. Please fill me wi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
It's time to fly now. I declare this. Thank You for loving me.
I love You.
Amen.





-- S via iPhone

2011年2月10日

收心

上班第三天,依然在路上...


未來的愛情

我喜歡臉書當然有不少人質疑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最近我在科學人雜誌上看到一則實驗探討網路上的愛情是否虛擬? 看到實驗結果我忍不住笑了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群社會科學家,選取了47 位在臉書上設有個人檔案的女生,告訴她們說,有其他大學的男生瀏覽過她們的臉書檔案,並且依照喜愛程度給予了評分,請她們也依感覺對這些男生做好感度的評量。

實驗分成三個不同的情境。
第一種情境是受試者看到一位男生的相片,然後被告知這名男生對她的喜愛評分很高;
第二種情境是評比平均喜愛的程度;
第三種情境比較特殊,受試者被告知的訊息是這位男生的評分不很確定,因為記錄不見了,好像很高,也可能只是一般而已。
這些女生都經過2次的情緒評量,在不同的時間點檢驗自己情緒變化是正面還是負面? 然後實驗結束時,請她們再回憶前15分鐘內,有多少次想到那些被評的男生。

實驗的結果:
第一種和第二種情境的情況下,虛擬世界的兩性互動型態和真實生活完全一致!
也就是「你喜歡我,我也就一樣喜歡你」「你認為我 “soso”,我也覺得你“soso”」,這個結果確實支持了社會互動學裡的「反饋平衡原則」。

各位, 有趣的是第三種情況的結果….
所有女生對不確定是否很喜歡她的男生都給了很高分的評價,並且也表示會常常想起他們。也就是說,不確定對方是否喜歡你,反而強化了對方的吸引力。
這又符合博弈理論中「不確定狀態會變得更令人傾心專注」的說法了。
看來愛情遊戲中,若即若離絕對是致命吸引力!

是一種「看見」與「被看見」。我們的愛惡在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裡。臉書裡的影像串聯出一個甚麼樣的自己呢? 自己有假的嗎? 不禁想起伊藤守的話: ” 不管是在偽裝的時候,或是沒有偽裝的時候,你還是你,這兩個加起來才是你這就是現在的你
唯一的真實是你是否喜歡自己?

文後作者請大家想像未來的宅男宅女頭上戴著腦波感應器,關在斗室裡對著電腦螢幕,在網路上談情說愛,當腦波波動加大,這時,眼前的電腦螢幕跳出一串文字
It’s him! It’s him! It’s him! …. He is the ONE! 這是未來的愛情?
人是全世界最奇妙的儀器,實在神祕。除非存心犯罪世界可以虛擬但愛永遠是真的。
我期待未來的世界未來的愛。

_ _  獻給未來的小人們和未來的爸爸媽媽 _ _


( 噓...別擔心)


2011年2月9日

托爾金安慰我

"Not all those who wander are lost. "
-- J.R.R. Tolkien

photo by aviva rowley

2011年2月1日

回家!




回家囉!商務艙好穌胡,可惜旁邊的不帥,前面的嬰兒愛哭…





咖啡、茶和小鹹餅,再來個便當更好…
(哦,我幻想雙鐵結盟之史上無敵蝦卷排骨便當 )....





濁水溪以南的夕陽溫燙,燙平了曲折 成了 一條線…





總是有跌入地球的一片水和一片水,坐在平原上,等待答應過的雁群。
稻黃之前,銜我們回去遠遠的遠遠的地方…





稻草人變成了無敵鐵金鋼,烏鴉搭飛機灑下笑來…





回家了,孩子時的開端都已然散盡…,
只有我還在。
爸爸車上,前方是鹹蛋黃似的太陽…

-- S via iPhone

Hello , 東野圭吾

Hello, ( ㄍㄨㄟ吾先生您好,
今日看了您的, 手紙  也就是


謝謝你,在我執意淺白的日子,讓剛志和直貴來到這個夜裡,跟我說了這個故事。
罪的重量和罰之隱晦。
罪不見得是惡的,罰也不見得是善的。

剛志潛入富家行竊,因被發現緊張而誤殺了老婦人。他入獄後,弟弟直貴從此在社會上為他背負殺人犯印記。當初剛志為弟弟上大學的學費鋌而走險,如今直貴失去經濟支柱不只無法升學、連生活工作甚至愛情、夢想都一一因歧視而放棄。
剛志一封封從牢獄中寄出的信,對直貴而言,卻變成永無法擺脫的包袱。殺人犯弟弟的身分,一而再再而三地讓他的幸福重覆歸零, “ 這是我寫給你的最後一封信”,最後, 直貴抱歉地寫下為了保護我愛的人,我必須放棄你...

" 強盜殺人犯的弟弟無可逃避的命運--歧視是理所當然的 "
" 排斥罪犯和罪犯的家人 , 是非常正確的行為 "
" 我們必須歧視你 ,這麼做是為了讓所有罪犯知道自己犯罪會使家人連帶受苦 "...
一天, 社長這麼告訴直貴。我才發現罪與罰的相互較力,彼此互生的正當性。


後來,有一天直貴和好友到了剛志服刑的監獄義演,

" 這時 , 直貴的目光停在觀眾席的一個點 , 後方偏右 , 唯有那一帶突然閃現淚光 "
" 這個男人低垂著頭 , 看起來比直貴記憶中的身影更加渺小 "
" 看見他的姿勢 , 直貴感覺身體深處突然湧現一段暖意 , 男人在胸前合掌像是在道歉 , 又像是在祈禱 , 直貴甚至連他在微微發顫都感覺到了… "

我的眼淚跟著不止地滑落,祈求原諒和寬恕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沒有人是無傷的一方

我謝謝你,讓我認識你,經由你,我知道自己不該執意於自以為的良善,或許,更要體貼惡裡的無力。
用更多的勇氣,溫柔像不逃避的由美一樣

接下來我會好好地認識你哦, 圭吾先生...